在過去的五年,降低用能成本、推動市場化改革、優化能源結構、改善環境質量是經常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熱詞。2022年,政府工作報告則主要關注能源消費雙控、能源安全和碳達峰碳中和。
能源消費雙控制度調整
“能耗強度目標在'十四五'規劃期內統籌考核,并留有適當彈性,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?!边@是李克強總理在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之一。
能耗雙控行動實施于“十三五”時期,分別設定了能耗強度降低和能源消費總量目標:到2020年單位GDP能耗比2015年降低15%,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以內。國務院再將全國“雙控”目標分解到各地區。
從結果來看,2020年,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為49.8億噸標準煤,有效完成了既定目標。由于我國經濟仍處于上升期,用能需求持續增長,完成能耗總量控制目標的壓力較大,在政策實施過程中,存在能耗雙控管理缺乏彈性等問題。
進入“十四五”,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被提上日程。2021年3月,“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、碳排放權交易市場,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”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。
2021年9月,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《完善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方案》,該方案制定了多項措施來增加能耗雙控管理的彈性。其中一項是對國家重大項目實行能耗統籌,按照“央地共擔”原則,在能耗雙控考核中對項目能耗量實行一定幅度減免。此外還提出鼓勵地方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費,以抵扣相關能耗量。2021年12月,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“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”。
在實現“雙碳”目標的背景下,“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”有利于激勵可再生能源消納和發展。不過值得注意的是,“全國用能權交易市場建設”沒有被寫入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。
能源安全
根據政府工作報告判斷,2022年能源原材料供應仍然偏緊,保障能源供給安全仍將是政府2022年工作的重點之一。
“全球疫情仍在持續,世界經濟復蘇動力不足,大宗商品價格高位波動,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。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、供給沖擊、預期轉弱三重壓力。局部疫情時有發生。消費和投資恢復遲緩,穩出口難度增大,能源原材料供應仍然偏緊,中小微企業、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困難,穩就業任務更加艱巨?!?
與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相比,202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能源安全與糧食安全并列。
“確保糧食能源安全。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應,保障民生和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用電。實施全面節約戰略。增強國內資源生產保障能力,加快油氣、礦產等資源勘探開發,完善國家戰略物資儲備制度,保障初級產品供給。保持物價水平基本穩定?!?
并且在保障能力建設表述方面也有所差異。2021年是“推進煤電油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,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”,2022年則是“增強國內資源生產保障能力,加快油氣、礦產等資源勘探開發,完善國家戰略物資儲備制度,保障初級產品供給”,更側重國內資源的生產保障能力。
2017年、2019年和2021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電力、油氣等重點領域改革。但在新的能源供需背景下,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沒有涉及能源行業改革。
此外,自2018年開始,政府工作報告連續4年提出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。202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沒有提出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,而是提出通過“清理轉供電環節不合理加價,支持地方對特殊困難行業用電實行階段性優惠政策”來降低企業經營成本。
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
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用了較大篇幅部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。
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。落實碳達峰行動方案。推動能源革命,確保能源供應,立足資源稟賦,堅持先立后破、通盤謀劃,推進能源低碳轉型。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,有序減量替代,推動煤電節能降碳改造、靈活性改造、供熱改造。推進大型風光電基地及其配套調節性電源規劃建設,提升電網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消納能力。推進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,建設綠色制造和服務體系,推進鋼鐵、有色、石化、化工、建材等行業節能降碳。堅決遏制高耗能、高排放、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。推動能耗“雙控”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“雙控”轉變,完善減污降碳激勵約束政策,加快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。
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項系統性工程,無法一蹴而就。尤其是在經歷了全球能源持續上漲、國內部分地區出現電力缺口,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變得尤為重要。推進能源低碳轉型是落實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重要舉措,但要建立在“確保能源供應、立足資源稟賦”的基礎之上。
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已經連續3年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,其中2020年、2021年的表述是“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”,2022年是“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”,力度有所提升。
在電源方面,“推動煤電節能降碳改造、靈活性改造、供熱改造”則是近4年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。2020年、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分別提出“發展可再生能源”、“大力發展新能源”,202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則是具體指向“推進大型風光電基地及其配套調節性電源規劃建設”,并同時提出“提升電網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消納能力”。強調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與消納能力需要匹配。
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“推進鋼鐵、有色、石化、化工、建材等行業節能降碳”。全國碳市場已經在2021年7月正式上線交易,在首批納入電力行業以后,鋼鐵、有色、石化等行業也在準備進入全國碳市場。
南網傳媒全媒體記者 劉斌